大都市中的小背篓:地铁中的“背篓族”
霜降过后的重庆,夜幕渐长,天色未明。清晨六点,重庆渝北的石船地铁站尚未完全摆脱夜色的笼罩,但卷帘门外已经聚集了一群肩背沉甸甸背篓的菜农。他们是石船镇周边的菜农,家中蔬菜瓜果成熟,便早早地起床,将蔬果装进背篓,在天还未亮时就赶往地铁口,期待着搭乘当日首趟地铁进城,摆摊卖菜。
随着地铁卷帘门的开启,心急的菜农们纷纷俯身进站,冲向安检口。安检员对进站的菜农进行严格的安检,确保他们携带的农产品安全无虞。
身高不到一米五的游左芬背着和她体重相当的几十斤蔬菜,如同赶地铁的上班族一样快步前行。82岁的张清政这一天挑了两个竹篮,里面装满韭菜和红薯,总重达四十斤。
菜农们最希望的就是能将背篓里的菜卖完,赚个一百多块钱补贴家用。62岁的熊冼贵家里的菜地种有不少红薯叶和通心菜,以前地铁还未开通时,镇上买菜的人有限,而搭乘汽车去城里卖菜,交通成本远超卖菜收入,导致许多菜只能烂在地里。
2022年6月开通的重庆地铁4号线,连接了渝北区石船镇与市中心,为菜农们提供了便捷的进城方式。每天清晨,石船镇及周边村庄的菜农们会背着装满蔬菜、水果等农产品的背篓,乘坐地铁4号线前往市区售卖,形成了一条独特的“背篓专线”。在重庆,年满65岁的老人可以免费乘坐轨道交通,这也为菜农们节省了不少成本。
经过调研和协调,当地相关部门决定利用红土地站附近的一处防空洞,将其改造为“背篓菜农”的临时销售点。目前暂行的是每周六的八点到十一点开放。
自从有了防空洞集市,73岁的杨逢安和76岁的张子华会把大部分的蔬菜瓜果留到周六,一次背着五六十斤的蔬菜到防空洞集市售卖。而由于“背篓专线”的知名度逐渐提高,不少本地人和外地游客周六早上也专程过来,希望直接从农户手中买到他们种出的蔬果。
中午11点,大部分菜农已将蔬果卖完,轻松背起空背篓,搭乘地铁回家。黄兴芳还有一部分蔬菜未售,决定去观音桥的一个菜市场继续摆摊;任斌则在地铁里盘算着,这一天卖菜的收入达到了200多元。
为生计奔波的人们,无论是“上班族”手中的公文包还是“背篓族”背后的背篓,都承载着生活的希望。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包容,是既装得下公文包,也容得下背篓扁担。一条“背篓专线”,连接着城市与乡村的人间烟火。
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
责编 冯飞
转载请注明来自卓越优选(海南)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大城市里的小背篓:通勤在地铁里的“背篓族”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