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几年前,一句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在网络上广为流传,许多文人墨客在文章中引用,仿佛被其中意境深深感染。然而,真正理解“清欢”真谛的人并不多。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曾专门撰写文章探讨《清欢》,而后,人们误以为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与林清玄有关。
多年之后,大家才发现,原来这句诗出自苏轼的《浣溪沙·细雨斜风作晓寒》。这首词作于元丰七年,当时苏轼因长期贬谪,在沉重的思想打击下重新站立,潜心修禅、交友,对生活有了全新的感悟。
词中,苏轼通过对一天中不同时段的环境描写,由外及内,由远及近,最后落笔于一盏茶、一盘菜,揭示了在生活中获得快乐的真谛。
一、《浣溪沙·细雨斜风作晓寒》赏析
《浣溪沙·细雨斜风作晓寒》——北宋·苏轼
细雨斜风作晓寒,淡烟疏柳媚晴滩。入淮清洛渐漫漫。
雪沫乳花浮午盏,蓼茸蒿笋试春盘。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白话翻译:冬天的早上,细雨斜风,带来阵阵寒意。雨停后,金色的阳光洒在银色的沙滩上,一抹淡淡的白烟,几株稀疏的绿柳,映得景色格外明媚。在更远的地方,洛涧穿过沙滩,源源不断地注入淮水之中。中午,我在家里品茶,乳白色茶水上浮着雪花般的浮沫。饭桌上,摆放着用蓼芽蒿茎嫩做成的春盘。人间最有滋味的,就是这种清淡、闲适的欢愉。
苏轼曾写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,其中“斜风细雨不须归”表现了一个人在面对人生风浪时的坦然。同样,在《浣溪沙·细雨斜风作晓寒》中,他以“细雨斜风作晓寒”开篇,展现了即使面对十二月的寒冷,他也已经将风雨视为平常。
元丰三年,距“乌台诗案”已过五年,苏轼的心境发生了变化。在被贬黄州时,他经历了极大的精神打击,甚至产生了绝望与悲观。但通过学习禅学、历史,他调整了心态。后来,宋神宗因爱惜其才华,将他调至汝州。尽管仍为团练副使,但苏轼感觉离回京又近了一步,正如词中所描绘的沙滩风景明媚。
词中的第三句,描绘了洛涧源源流向淮河的场景。这并非苏轼亲眼所见,而是出于他的想象。这句诗实际表达的是,苏轼的心境已经变化,尽管形势对他有利,生活有所改善,但他并不想继续留在官场。他已经找到了在生命中获得快乐的途径,就像一条细涧,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河。
词的下半阕,苏轼仅描述了一个生活场景和两样事物。他中午在家品茶,品尝着新茶,桌上摆放着蓼芽、蒿茎等时鲜蔬菜。通过这些简单的生活场景,苏轼向读者传授人生经验:人间最有滋味、最能带来欢愉的,就是过着这种清淡的日子。
二、苏轼奠定的“淡泊”诗风
调至汝州后,苏轼心情好转,游历了庐山,拜访了王安石。王安石当时因长子去世而心灰意冷,辞职在家。苏轼对王安石的欣赏由来已久,两人在一起谈论文学、历史,交流心得。苏轼悔恨未能早识王安石,后在金陵、宜兴等地寻找合适的田宅,并上书向宋神宗辞职。
苏轼是一个热爱美食的人,他的作品中多次谈到果蔬肉类的制作方法。他从不杀猪牛羊等大型动物,到了黄州,鸡鸭鱼也不杀了。初到黄州时,好友陈季常去看他,他提前写信告诉陈季常不要杀鸡、鸭、鹅。苏轼说当初在京里坐大牢,天天受审,如同待宰的羔羊,因此再也不忍心见到杀戮,但还是要吃肉。他发明了一种东坡鱼的做法,还写过《猪肉颂》讲述“东坡肉”的做法。
结语
阅读苏轼的传记,我们发现其淡泊的人生态度与自身经历及王安石的影响有关,但更早前就已形成。作为一个生性乐观的人,苏轼在人生低谷时写出的诗词也非全然绝望。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苏轼的《寒食雨》中读出了冲淡平和的心态,并认为苏轼的作品实现了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一次转变,奠定了宋词淡泊的新风。
苏轼的作品与唐诗的悲观色彩不同,他的风格开始变得淡泊自然。中国人普遍没有宗教信仰,即使修习禅道,其思想也是儒释道三家合一的。我们中国人不相信有来世,因此更加关注现世的生活质量,不会出现印度那种苦行僧。王安石前半生经营事业,后来却发现自己的努力都成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。老年丧子给他带来了巨大打击,回头读史书,发现很多人辛苦努力一辈子,梦想也未能实现。他感叹说,刘备就吃亏在当年无人告诉他“问舍求田意最高”。
《论语》说:“未知生,焉知死”。宏伟的理想距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,它们不及午后的一盏清茶,也不及餐桌上的一盘春菜,更容易给我们带来享受和快乐。这就是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所要表达的真正思想内涵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卓越优选(海南)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苏轼转任汝州,写下一首《浣溪沙》,最后一句道出吃货的至高境界 》